代理期间利益冲突怎么解?
2025-09-02海口合同纠纷律师
代理期间利益冲突怎么解?
在代理期间若出现利益冲突的情况,律师应当首先评估该冲突是否可被合理解决。如果冲突无法通过适当的措施得到妥善处理,则律师应当拒绝接受委托或者终止与现有客户的代理关系。此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的规定,律师在执业活动中不得损害国家利益、公共利益以及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不得同时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这意味着,在某些情况下,即使存在潜在的利益冲突,只要能够确保不损害任何一方权益,并且获得所有相关方明确同意的情况下,律师仍有可能继续代理案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法》第三十八条 律师不得在同一案件中为双方当事人担任代理人,不得代理与本人或者其近亲属有利益关系的法律事务。
合同中保密条款如何设置有效?
在合同中设置有效的保密条款,首先需要明确保密信息的范围、保密义务的内容、保密期限以及违约责任等关键要素。保密信息的范围应当具体而明确,既包括商业秘密也包括技术秘密;保密义务应涵盖不得泄露、使用或允许他人使用保密信息等内容;保密期限可以根据信息的重要性和敏感性设定合理的时间长度;违约责任则需规定违反保密义务时的责任承担方式和赔偿标准,以确保合同双方权益得到保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六十条: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实信用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经营者不得实施下列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
(一)以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三)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
(四)教唆、引诱、帮助他人违反保密义务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经营者以外的其他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实施前款所列违法行为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商业秘密权利人的员工、前员工或者其他单位、个人实施本条第一款所列违法行为,仍获取、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该商业秘密的,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以上法律规定为合同中设立有效保密条款提供了基本框架与指导原则。
面对代理期间可能出现的利益冲突,律师应当遵循法律规定,采取适当措施避免或解决冲突,以维护法律服务的专业性和公正性。